灭绝猿类的内耳为人类如何学会直立行走提供线索

灭绝猿类的内耳为人类如何学会直立行走提供线索

追溯一些灵长类动物如何从四肢行走到用两条腿行走一直很困难。化石记录并不总是能清晰地呈现双足行走的进化史。如今,人类主要用两条腿直立行走,但灵长类动物也能用手臂和腿来推动身体爬树。一些灵长类动物,如类人猿通常用四肢行走,而较小的猴子则优雅地在树枝间荡来荡去。科学家们现在开始更清楚地了解人类是如何发展出双足行走能力的,他们通过研究已灭绝的灵长类动物禄丰古猿的内耳——这可能是进化的垫脚石。

[相关:我们的爬树祖先进化出了投掷远距离和伸手够高的能力。]

一组科学家利用三维 CT 扫描了 600 万年前的禄丰古猿头骨化石的骨质内耳,发现了一种与当今某些双足哺乳动物相似的结构。这个内耳区域可能在双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。这项研究发表在 1 月 29 日发表在《创新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。

遇见禄丰古猿

禄丰古猿生活在距今约 2300 万至 500 万年前的中新世时期的东亚。当时的陆生动物开始变得更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动物,但一些早期和中间形态的动物,如禄丰古猿,仍然活着。

“它大概和黑猩猩一样大。我们对此没有太多线索,但我们可以肯定它主要以水果为食,”研究合著者、纽约大学生物人类学家特里·哈里森告诉PopSci 。“它的手臂似乎相对较长,在树上移动时会非常脆弱。它大部分时间都在树上度过。”

研究小组对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中国云南省发现的头骨进行了研究。遗憾的是,这些头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受损,之前的研究发现,内耳中至关重要且脆弱的半规管保存得并不完好。

“半规管位于我们大脑和外耳之间的头骨中,对于我们在移动时提供平衡感和位置感至关重要,它们是我们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,但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,”研究合著者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(IVPP) 博士生张一南在一份声明中说。“半规管的大小和形状与哺乳动物(包括猿和人类)在其环境中的运动方式相关。利用现代成像技术,我们能够可视化化石头骨的内部结构,并研究半规管的解剖细节,以揭示已灭绝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。”

重建六百万年前的内耳

为了更准确地观察禄丰古猿的内耳,研究小组需要利用化石记录的数据重建受损的半规管。研究小组利用三维扫描虚拟重建了内耳的骨管。然后,他们将扫描结果与非洲、欧洲和亚洲的现存和化石猿类和人类进行了比较。

[相关:在树上觅食可能促使人类祖先用两只脚行走。]

“我们的分析显示,早期猿类拥有与人类双足行走相同的运动技能,”研究合著者、IVPP古人类学家Ni Xiju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。“看来内耳为猿类运动的进化史提供了独特的记录,为颅后骨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替代方法。”

禄丰古猿内耳重建的三种不同视图。图片来源: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一男。

通过这一比较,研究小组认为,人类双足行走的进化经历了三个阶段。猿类最初在树上行走的方式与今天的长臂猿在树间穿梭的方式相似。猿类和人类的最后共同祖先结合了攀爬、攀爬、在地面上用四肢行走以及在树上只用两肢行走的方式。正是从这种混合运动中,双足行走最终在人类中占据主导地位。有可能,一旦我们这个物种掌握了用两条腿行走的技能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与内耳相关的更多精细运动技能(如平衡)就会得到完善。

“尽管人类在进化史上形成了直立行走,但我们确实来自一群非常不寻常的灵长类动物,这些灵长类动物发展出了独特的在环境中移动的方式,”哈里森说。“所以我们是异类。”

令人难以置信的类人猿多样性

作为进化树中段的物种,禄丰古猿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了解 2000 多万年前猿类多样性起源的窗口。研究小组还认为,气候变化可能是猿类及其运动方式进化的重要环境催化剂。大约 320 万年前,北半球开始形成冰盖,气温开始下降。这些环境变化与内耳骨迷路变化的增加相对应。

未来的研究需要确定为什么在北半球冰盖不断扩大的情况下,这种行走方式的进化特别有用,以及为什么全球范围内的类人猿多样性开始减少。

“现代[现存]猿类只是我们过去拥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的一小部分。如果没有化石记录,我们就不会知道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,”哈里森说。“这很令人困惑,在我有生之年也无法弄清楚,但事实上,我们离真正开始理解它已经越来越近了。”

<<: 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只被摄像机捕捉到的新生大白鲨

>>:  南极企鹅正在死于 H5N1 禽流感病毒

推荐阅读

漫画中的文化和美食

和弟弟围坐在篝火旁,谈话总是围绕着两个话题:科学或食物。我生活在一个热爱实验的美食家庭,所以这是不可...

人类对巧克力的痴迷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久远得多

明天就是万圣节了,到处都会有成群的孩子(和大人)大吃各种巧克力——这提醒我们人类与这种美味可口的糖果...

大多数大河不再自由流淌

地球上的河流被筑坝、排干、清除沉积物,情况越来越糟糕。一项新研究表明,畅通无阻地流向海洋的河流数量比...

购买翻新 Apple 设备和全新配件可享优惠

最新的 Apple Keynote 于上个月发布,并推出了一系列时髦的设备,包括搭载 M1 芯片的 ...

演员安东尼·麦凯和海洋生物学家贾斯敏·格雷厄姆谈论鲨鱼

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大片之一中,这位狂热的垂钓者、演员和新奥尔良本地人和其他复仇者联盟成员击败灭霸后做...

疫情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

罗宾·E·贝尔博士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主席,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-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帕利塞兹地球物理...

柔道部物语 2:透彻分析续集的吸引力和演变

柔道俱乐部物语2全面点评与推荐■ 公共媒体卵子■ 原创媒体漫画■ 发布日期1991 年 6 月 25...

小海葵鱼可以快速改变基因以在海中生存

距离《海底总动员》在影院上映已经过去了 20 年,这条迷失的“珊瑚礁小丑鱼”游进了我们的心中。然而,...

史前巨型七鳃鳗可能吸血并吃肉

七鳃鳗是海洋和它们可以入侵的湖泊的吸血鬼。虽然这些类似鳗鱼的寄生脊椎动物不使用两个锋利的毒牙来吸血,...

2022 年要制定的 4 项可持续新年决议
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这个时候,我们为未来几年制定各种计划——更多地去健身房、为慈善事业投入更多资金、花更...

华为 P20 Pro 智能手机配备三个后置摄像头——每个摄像头的功能如下

第一款配备双后置摄像头用于非 3D 摄影的智能手机是 2014 年推出的 HTC M8。然而,苹果的...

即使是浅水采矿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

如果国家、社区和企业希望实现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目标,那么用于储存可再生能源和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...

杀死吸血蝙蝠来减缓狂犬病的传播可能会产生错误

50 多年来,拉丁美洲国家一直在扑杀吸血蝙蝠,以限制狂犬病的传播。这些会飞的吸血蝙蝠是狂犬病病毒的常...

工程师们终于窥视了深度神经网络

假设你有一个尖端的小工具,可以破解世界上任何保险箱,但你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。你会怎么做?你可以拿一...

黑鹰直升机计划实现自主飞行

直升机并不容易驾驶。想想看:在没有自动驾驶仪的情况下,飞行员在悬停模式下驾驶直升机,手或脚根本不能离...